德国《图片报》近日发布的一项深度调查震惊足坛:自2021年汉斯-弗里克离开拜仁慕尼黑帅位以来,这家德甲豪门在教练团队上的累计支出已高达6250万欧元,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德国足球史上的教练成本纪录,更引发了对拜仁管理层决策效率的广泛质疑。
教练更迭如走马灯,成本几何?
弗里克在2020-21赛季率拜仁成就六冠王伟业后,因与管理层理念不合突然离任,此后三年间,拜仁先后聘请了五名正式及临时主帅,包括纳格尔斯曼、图赫尔等名帅,每一任的签约、解约及团队安置费用均不菲,据《图片报》统计,仅纳格尔斯曼一人(2021-2023年执教)的违约金就超过2500万欧元,而图赫尔团队的签约成本与潜在解约条款更是逼近3000万欧元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拜仁在助理教练、体能师等配套团队上的投入同样惊人,为配合纳格尔斯曼的战术体系,俱乐部曾高价引进两名数据分析师;而图赫尔上任时,其自带团队的安置费用也被曝超过400万欧元。
天价支出为何难换成绩?
讽刺的是,巨额投入并未带来预期回报,纳格尔斯曼任内虽拿下2022年德甲冠军,但欧冠连续两年止步八强;图赫尔执教首季更是遭遇四大皆空,创下拜仁十年来最差战绩,德国足球专家马库斯·巴贝尔指出:“拜仁的教练支出与成绩明显倒挂,反映出管理层在选帅策略上的混乱。”
对比同期竞争对手,多特蒙德过去三年教练总支出不足1500万欧元,而勒沃库森在阿隆索带领下仅花费800万欧元便夺得2024年德甲冠军,拜仁的“奢侈病”显得格外刺眼。
幕后推手:高层内斗与短视决策
《图片报》透露,拜仁教练成本的失控与董事会权力斗争密切相关,纳格尔斯曼的任命被指是前董事会主席卡恩的个人决定,而图赫尔的上台则源于技术总监内佩的坚持,每次高层变动都伴随教练更迭,违约金自然水涨船高。
俱乐部对“即战力”的过度追求导致频繁换帅,2023年解雇纳格尔斯曼时,拜仁甚至未与其教练团队达成赔偿协议,最终不得不通过法律程序支付额外费用,体育主管弗洛因德承认:“我们确实在某些环节缺乏长远规划。”
球迷愤怒:金钱难买传统
拜仁死忠球迷组织“Südkurve”近日发表公开信,批评俱乐部“背离了严谨务实的基因”,信中写道:“我们宁愿要一个像弗里克那样理解拜仁精神的教练,也不要十个天价雇佣兵。”
对此,现任CEO德雷森辩解称:“现代足球竞争激烈,顶级教练是稀缺资源。”但数据显示,拜仁近三年教练支出已超过球队同期引援净投入的60%,这种失衡引发了对青训与梯队建设的担忧。
未来何去何从?
随着图赫尔合同进入最后一年,拜仁再次面临抉择:是继续砸钱追逐名帅,还是回归传统培养“自己人”?传闻中的潜在目标如克洛普、阿隆索均身价不菲,而青训教练德米凯利斯虽呼声高,却因缺乏经验被高层否决。
《图片报》最后指出,拜仁若不能从制度上解决决策分散、急功近利的问题,这笔6250万欧元的学费恐怕只是开始,正如德国名宿马特乌斯所言:“真正的豪门不是靠支票簿,而是靠哲学。”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