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里,十几个孩子穿着洁白的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灵活移动,面罩后的眼神专注而坚定,剑尖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,场边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静静站立,观察着每个孩子的动作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“看到孩子们重新回到剑道,享受击剑的快乐,这是我们最欣慰的时刻。”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,北京市击剑运动正在稳步复苏,各大击剑俱乐部恢复了往日的活力。
重回剑道的喜悦
“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。”王钰说,她注意到,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训练后,孩子们重返实战场地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。“线下击剑的互动性和实战感是线上训练无法替代的,孩子们需要真实的对手,需要剑尖相交的触感,需要得分后的欢呼和失败后的思考。”
北京市击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全市已有超过90%的击剑俱乐部恢复正常运营,注册青少年击剑学员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5%,这一数字反映出家长和孩子对击剑运动的热爱并未因疫情而消退,反而更加热烈。
安全与乐趣并重
为确保孩子们安全地重返剑道,北京市击剑协会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指导方案,王钰介绍:“我们要求各俱乐部严格执行消毒流程,保持训练场所通风,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避免人员过于密集,我们更强调循序渐进地恢复训练强度,避免运动损伤。”
协会还推出了“快乐击剑”计划,通过游戏化教学降低初学者的心理门槛,王钰表示:“特别是对刚接触击剑的孩子,我们不强求技术动作的完美,而是先让他们体验击剑的乐趣,培养兴趣才是持久的关键。”
朝阳区某击剑俱乐部教练张先生表示:“我们采纳了协会的建议,在训练中增加了更多趣味性环节,比如设置奖励机制,用积分兑换小奖品,孩子们的训练积极性明显提高。”
击剑运动的独特价值
王钰认为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特殊价值。“在这项运动中,孩子们不仅锻炼身体,更学习到尊重、纪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,每一次交锋都是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,需要瞬间判断和果断执行。”
研究表明,击剑训练能够显著提高青少年的专注力、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,北京市多所学校已将击剑纳入体育选修课程,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。
“我女儿学习击剑三年了,变化很大。”一位家长告诉记者,“她变得更加自信,做事更有专注力,而且学会了如何优雅地面对胜利和失败。”
赛事活动全面重启
随着训练的正常化,北京市各项击剑赛事也陆续恢复,王钰透露,协会正在筹备2023年北京市青少年击剑锦标赛,预计参赛人数将创历史新高。
“比赛是击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王钰说,“通过比赛,孩子们能够检验训练成果,交流技艺,锻炼心理素质,我们正在制定周密的赛事组织方案,确保比赛安全、公平、精彩。”
除了专业赛事,协会还计划举办更多普及性活动,如击剑体验日、校园击剑节等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并喜欢上这项运动。
谈及击剑运动在北京的发展前景,王钰充满信心:“我们将继续推动击剑进校园工作,培养更多优秀教练员,完善梯队建设,我们也在探索与教育部门更深度的合作,让击剑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
王钰最后强调:“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多少冠军,而是让更多孩子通过击剑收获健康、快乐和成长,当看到孩子们在剑道上绽放笑容时,我们知道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。”
在训练厅里,一个小女孩刚刚成功完成一次得分,兴奋地跳起来,王钰望着这一幕,眼神中满是欣慰,她说:“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——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,在挑战中成长,在交锋中收获友谊和勇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