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春的清晨,天还未亮,一阵嘹亮的号声划破宁静,击剑国家队的运动员们迅速整理着装,以最快速度集合列队,这不是普通的训练日,而是他们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的最后一天,站在队伍最前方的教练注视着这群平日手持长剑、在剑道上敏捷穿梭的运动员,此刻他们身着统一作训服,身姿挺拔,眼神坚定。
这是中国击剑队为备战2025年奥运会特别组织的军训活动,旨在通过军事化训练强化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凝聚力,从基础列队训练到野外拉练,从国防知识学习到内务整理,队员们全面体验了军营生活的严格与规范。
“立正!稍息!”教官的口令在训练场上回荡,花剑运动员李敏表示:“最初觉得这些训练与击剑无关,但随着训练深入,我发现站军姿锻炼了我的专注力,正步训练改善了我的平衡感,这些对击剑比赛中的姿势控制和稳定性都有直接帮助。”
军训期间,队伍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,早晨5:30起床,6:00晨跑,然后是整整一天的训练课程,晚上还有集体讨论和心得分享,重剑老将张伟在分享会上说:“军事训练教会了我如何在极端疲劳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,这与击剑比赛中最后时刻的决胜剑非常相似。”
本次军训特别设置了心理韧性训练课程,通过模拟高压环境,运动员学习如何在紧张情况下控制情绪、保持冷静,佩剑运动员王楠回忆道:“有一次我们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训练,我发现自己能够比预期更好地控制情绪,这种心理素质的提升对比赛至关重要。”
团队建设是此次军训的又一重点,通过集体任务和团队挑战,来自不同剑种的运动员增进了了解和信任,女子花剑选手赵蕊说:“我们平时主要以剑种分组训练,这次军训让我们真正融合为一个整体,我更好地理解了队友们的特点和习惯,这种默契将有助于我们在团体赛中的配合。”
军训总结会上,总教练回顾了过往奥运备战的经验:“从以往奥运周期来看,那些在军训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往往在后续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,2016年奥运会前,我们同样组织了军训,后来多位参赛选手反馈,军训培养的毅力帮助他们在落后情况下实现逆转。”
此次军训还特别注重培养运动员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,通过参观军事博物馆、与现役军人交流等活动,队员们对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深理解,男子重剑选手刘强表示:“军人保家卫国,运动员为国争光,虽然领域不同,但肩负的使命同样崇高,这种认识给了我更大的训练动力。”
随着军训结束,击剑国家队即将转入奥运备战的专项训练阶段,教练组指出,军训中培养的纪律性、抗压能力和团队精神将直接转化为训练场上的效率提升,队伍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过渡计划,确保军训成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击剑训练和比赛。
在告别训练基地时,全体队员以整齐的队列向教官敬礼,这一刻,他们不仅是剑手,更是经过淬炼的战士,他们带着军训收获的坚韧与纪律,向着奥运赛场进发,准备用手中的剑为国家荣誉而战。
这次军训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,更是对意志的磨砺,中国击剑队的运动员们通过这段特殊经历,增强了心理素质,提升了团队凝聚力,为迎接2025年奥运会的挑战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,带着这份经历与成长,他们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,走向属于他们的赛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