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本与野心重塑足球版图,多纳多尼犀利点评中国足球困境
在利雅得一座摩天大楼的顶层会议室内,沙特联赛的首席战略官艾哈迈德·阿尔卡赫塔尼俯瞰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城市,缓缓展开一幅足球世界的野心蓝图。“我们不是在复制欧洲模式,而是在创造一种属于沙特的足球生态。”他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说道,这场对话,揭开了沙特联赛近年来狂飙突进背后的战略逻辑,也引发了前深圳佳兆业主帅多纳多尼对中国足球的尖锐反思。
资本与愿景:沙特联赛的“黄金计划”
2023年以来,沙特联赛以令人瞠目的资本投入吸引了全球目光——C罗、本泽马、内马尔等巨星的相继登陆,让这个曾经边缘的联赛一跃成为世界足坛的焦点,但阿尔卡赫塔尼强调,这并非一时冲动:“我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沙特联赛打造为世界前十的足球联赛,巨星签约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、青训体系和商业开发的全面升级。”
据他透露,沙特公共投资基金(PIF)主导的联赛改革计划分为三个阶段:短期通过巨星效应提升关注度;中期建设现代化球场和训练中心;长期则聚焦于本土球员培养和赛事IP价值挖掘。“我们已投资超过200亿美元用于体育城项目和青训学院,未来五年还将启动职业联赛独立运营公司,吸引国际转播商和赞助商。”阿尔卡赫塔尼表示,沙特的野心远不止于足球,“体育是2030愿景的核心支柱,我们要通过足球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、多元的新沙特。”
这种“资本闪电战”也伴随着争议,欧洲足坛担忧沙特联赛的崛起会打破传统足球秩序,国际足联则对其高薪挖角行为保持警惕,阿尔卡赫塔尼对此回应:“全球化时代,足球市场不应被垄断,我们尊重规则,但也在创造新机遇。”
多纳多尼的东方记忆:中国足球为何停滞不前?
曾在2019至2021年执教中超深圳佳兆业的意大利名帅多纳多尼,如今以评论员身份密切关注着亚洲足球的变革,谈及沙特联赛的崛起,他直言不讳:“沙特用资本和长期规划证明了野心,而中国足球却陷入了战略混乱。”
多纳多尼回忆道,他在中国执教时目睹了金元足球的疯狂与脆弱:“俱乐部为外援支付天价薪水,但青训投入不足百分之十,一座可容纳五万人的专业球场,U19梯队的训练场却只有一块秃斑草皮。”他认为,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在于急功近利:“每个老板都想三年夺冠,五年亚冠,但足球需要十年、二十年的沉淀,当资本退潮,留下的只有一堆烂尾工程。”
对比沙特,多纳多尼指出关键差异:“沙特有国家战略支撑,所有俱乐部围绕同一目标协作;而中超俱乐部往往各自为战,甚至为短期成绩牺牲长远利益。”他特别提到归化球员政策的失败:“中国归化了多名球员,却无人能成为国家队核心,为什么?因为本土球员的培养体系从未真正建立。”
对于中国足球未来的出路,多纳多尼建议:“必须从青训和联赛规范化做起,日本J联赛用三十年成为亚洲标杆,靠的是坚持,中国需要同样的耐心,而不是一次次推倒重来。”
亚洲足球新秩序:资本与文化的博弈
沙特的崛起与中国的停滞,折射出亚洲足球生态的深刻变革,近年来,卡塔尔、阿联酋等国家也通过资本投入和归化策略提升竞争力,但沙特联赛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系统性布局——从巨星引流到本土文化输出,从商业开发到国际话语权争夺。
体育产业专家分析认为,沙特模式的成功取决于三点:一是国家资本的战略性投入;二是对国际足球规则的灵活运用;三是将足球与旅游、娱乐等产业联动发展,沙特联赛已与多家欧洲俱乐部建立合作,计划共建青训营和友谊赛体系,这种“资源置换”策略正是其高明之处。
挑战同样存在,西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复杂性、球员对高薪依赖的可持续性、以及国际足联可能的政策收紧,都是沙特联赛必须面对的变量,阿尔卡赫塔尼坦言:“我们深知风险,但变革总是伴随争议,重要的是,足球正在这里焕发新生。”
尾声:足球未来的东方答案
当记者离开利雅得时,一座以C罗命名的青训学院正在沙漠边缘拔地而起,而在深圳,多纳多尼曾经执教的俱乐部仍在保级线上挣扎,两种轨迹,两种命运,背后是足球世界永恒的命题:资本能否买来未来?战略又该如何战胜浮躁?
沙特的实验或许尚未定论,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——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碰撞中,足球的东方叙事正悄然改写,而对中国足球而言,多纳多尼的忠告犹在耳边:“真正的崛起,从不始于钱包,而始于一颗扎根土壤的种子。”